親戚一定要常來往嗎? 一言難盡的親戚關係
>> 2009-08-03
幾乎每個人一出生,就會直接或間接的交構在一張人際網絡中,直系旁系的爺婆姑舅叔叔阿姨之外,還會有一些一輩子也見不到幾次面的遠房親戚。這些「親戚」可能和你很投緣,也可能和你八字不合,怎麼都沒辦法對味,卻礙於親戚關係不得不來往。
對此,我有很大的疑惑,既然我們無法選擇要和哪些人做親戚,是否可以選擇不要常常來往,讓彼此都輕鬆一點呢?
與親戚往來究竟是倫理道德,還是約定俗成的人情世故?與親戚來往會讓你的生活更積極、心靈更充實嗎?親戚會在你風光時祝福你,在你急難時救助你嗎?他們會願意與你同甘共苦,真心為你付出嗎?
答案都是YES的話,這樣的親戚當然值得來往,但是如果答案都是NO,為什麼還要繼續往來?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選擇朋友、選擇鄰居,難道親戚就不能選擇,只能將就?
我發現很多親戚,除了列入婚喪喜慶的名單,見面時裝熟、寒暄,平常做最多的事不是互相扶持、互相敬愛,而是互相「比較」。誰買了房子,誰升了官,誰的股票賺了大錢,誰的兒子考上第一志願,比贏的親戚說話就大聲,比輸的人就腦羞成怒,結果大家都不愉快。
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站在親友團裡渾身不自在?是否也覺得親戚聚會的話題一點也不感興趣?會不會聽到親戚要聚會就開始想找藉口逃脫?是不是也覺得「吃喝玩樂大家都來、有難相求時就人間蒸發」的親戚們,其實還比不上幾個知心好友?
親戚之間斷絕來往的確太不近人情,但如果可以不要常往來,或許也能減少一些紛擾,何嘗不是一件好事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