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才是成敗的裁判

>> 2009-08-18


成敗論英雄,自古皆然,但成敗的標準何在?是別人說了算?或者,成敗的裁判應該是自己。

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完成了,不就是成功;未能把事情完成,不就是失敗。要完成的事就是目標,而目標是自己定的,所以成敗都在自己心中,別人的尺如何量測你的成敗?



有兩個計程車司機,一個人的目標是一天要賺五千元,所以他不眠不休到處載客;另一個人的目標是兩千元,所以他可能一天只工作四個小時,就回家享受天倫之樂。以世俗的標準來看,前者比後者成功,因為他賺的錢比較多,但實際上,他們都達到了自己設定的目標,應該是一樣成功。

許多好事者總是喜歡當別人的裁判,四處宣傳自己的「成功標準」,論別人的成敗。
「你可以賺五千元,為什麼只賺兩千元?」
「你可以上建中,為什麼填附中?」
「你可以捧鐵飯碗,為什麼要去種田?」
「你可以讀醫學院,為什麼要選文學院?」
「別人受傷都可以比賽,為什麼你腿傷就退出?」

意志不堅的人聽到,可能就會認為:「對哦,我好像比別人失敗。」實際上,這些人不過是想藉由讓別人以為失敗,來墊高自己,表示自己很行、很成功。

每個人在設定目標時都是經過取捨;錢賺得少,生活會比較拮据;錢賺得多,可能犧牲了健康、犧牲了家庭。只要自己覺得值得,又何勞外人置喙?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(請在這裡留下你的意見或訊息,謝謝。)

與作者聯絡

若您對本部落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,歡迎留言,或email至:hwvision1116@gmail.com

  © Blogger template Werd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9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