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當戶對尚速配!
>> 2009-09-21
古時候的人要找結婚對象,會要求門當戶對,有些人不以為然,覺得這是一種階級的不平等,真愛無敵,即使沒有門當戶對,也可以長長久久。雖然這樣的特例也有,但我觀察周遭的情侶檔、夫妻檔、知心好友,真正和諧相處、天長地久的,多半還是「門當戶對」。
不只門要對,窗也要對,除了家世背景,還包括個性、興趣、喜好、習慣、價值觀等;對上愈多扇門戶,表示兩個人的同質性愈高、差異性愈小,在一起就會愈「麻吉」。
喜歡古典音樂的人,找一個也喜歡古典音樂的人,要聽歌時沒有爭議。如果找一個喜歡搖滾樂的人在一起,到底是要聽古典樂還是搖滾樂?聽一方喜歡的音樂時,另一方不就委屈了?
同樣的,有宗教信仰的人找一個無神論者、喜歡買名牌貨的人找一個古板、不重視時尚的,博士畢業生和國小畢業生、一個非常感性的人和一個非常理性的人、一個喜歡冒險犯難和一個保守傳統的人……,都是門不當戶不對。
不是說對不上就不可能在一起,而是需要比門當戶對者更長的磨合期,遭遇更多的危機,能不能安然度過?對彼此都是考驗。
一般人交朋友也會找門當戶對的人,比較「對盤」,也比較有共同的話題。所以常會發現,國外回來的「ABC」會自成一群,本土的「台客」也會找台客「鬥陣」,硬要把ABC 和台客湊一起,彼此感覺都會不自在。
所謂門當戶對,圖的就是「自在」兩個字,在一段關係裡覺得自在,就不會有衝突,不會想分開。找對象找錯門了,可是會很辛苦的!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