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變自己

>> 2010-07-08

最近看到很多朋友,因為「改變自己」
而獲益,人也變得豁達而開朗,運勢更
因而轉好,真的很替他們高興。我總覺
得,不管是在思想、觀念或行動上,人
都要能擁有「機動調整」的反省能力,
 才能順應這瞬息萬變的變革時代,讓自
己站在浪潮的頂端,給自己更宏觀的視
野,方不至被滾滾洪流所掩沒,也才能
不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。




1  「刻板」

常聽人講「我就是這樣的人」,這句話
好像在說自己是塊石頭,是打模子翻出
來的,永不變形無法改換;其實這些都
是不想探索,不知改變,不敢面對自己
的藉口;人沒甚麼不能改,不能戒或無
法調整的;端看你要不要,願不願意踏
出第一步;有沒有決心,突破刻板守舊
的思維,勇敢面對挑戰而已。

2  「學習」

其實,小時候的我們,幾乎天天都在改
變自己,因為有太多的東西等著去學習
所以不斷的在變,也因而成長;直到長
大成人,離開校園進入社會,一切好像
都定型了,不需再變了;或許認為自己
已經夠成熟與睿智,覺得沒甚麼需要再
學習或自我調整的了吧!沒有成就感的
人,泰半原因是不思改變造成的。


3  「轉機」

有的人遇到「危機或困難」時,會直覺
認為都是別人有問題,自己是對的,不
會犯錯;怪大環境,甚至怪自己生不逢
時,八字不好,流運不佳;但也有些人
總是能冷靜的檢討自己,虛心向別人討
教;找盲點,揪缺失,割棄壞習性,取
他人優點轉為己長;這就是改變自己能
化危機為轉機的妙處。

4  「頑固」

人的思考模式與行為,大多會產生一種
慣性;年紀越大越難改變;雖然形成的
原因很多,也很難說它有什麼不對,但
大多與人的「頑固」有著一定的關聯性
因頑固而不肯接受新觀念,新作法,再
加上歲月累積,很自然就形成一種封閉
的思維,它讓一個人逐漸的僵化、硬化
變得毫無彈性可言;人的生命力就因此
而喪失了。

5  「沿襲」

先不必談甚麼四書五經,孔孟老莊的大
道理,光就平常生活裡,最基本的食、
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六件事,大部份的
人,不都是沿襲著過去的習慣與作法在
過日子嗎?有多少人會花時間在檢視自
己的良莠,勤於學習,吸收新知,讓自
己更精進?又有誰願意下定決心,確實
改換,拋棄原有的滯礙與陳腐,提升生
活的品質呢?

6  「潛力」

有時候因大環境的改變,或突如其來的
逆轉,再懶惰或頑固的人,都得被迫改
變;雖然情非得已,但形勢比人強,也
只好順應潮流,讓自己調整;這充分說
明了人的潛力真是無限,可塑性也很強
只是習慣了一件事,就不想改、不願改
害怕變、不敢變而已;這是人性的弱點
但克服了它,就會變成人的強項,而自
信心就是這樣來的。

7  「歸零」

改變,其實就是一種「歸零」的行動;
把錯誤的經驗或是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
做一個了結,重新出發;或許會覺得有
些依依不捨,難以釋懷,但俗話說:能
捨才會得,舊的不去新的不來,緊抱著
過去又如何能迎接新希望的來臨呢?一
部失控的車子,即將墬崖,你能不跳車
嗎?還是等待奇蹟的出現呢?在關鍵時
刻,猶豫不決,必無所成。

8  「定律」

順利的時候,不要以為這種良景會永遠
持續;它遲早會起變化的,這是大自然
的定律:變,才是不變的道理。不順利
的時候更應該求變,這是給自己找生機
與出路;因為大家都在變,大環境更是
動盪不止;在轉眼間,人隨時都可能被
淘汰;為了生存,自顧不暇,已是當今
社會的殘酷寫照;而「改變自己」更是
成了求生存的必修課程了。

1 意見:

匿名,  2010年7月13日 上午8:53  

Dear Henry,
I have read this article again and again, and found meaningful the word "change" is. Yes, people review their live find something to improve. I agree with you absolutely on this point.

張貼留言

(請在這裡留下你的意見或訊息,謝謝。)

與作者聯絡

若您對本部落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,歡迎留言,或email至:hwvision1116@gmail.com

  © Blogger template Werd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9

Back to TOP